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自主的力量 合资推自主品牌或成硬要求【3】

文章来源:     2011-05-19 09:44:30     编辑:凯特  
导读: 随着理念、宝骏、启辰、开利等合资自主品牌一一掀开了面纱并逐一落地,关于合资自主品牌的话题继续成为业界的热点。中国车市走到今天,已经不再是或自主、或合资的两大阵营。以理念为标志的“合资自主”,以及奔腾、传祺、荣威等引进技术铸造新生代的“自主品牌”,成为车市新的潮流亮点,也引发业界深刻的思考。

       清华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高旭东:发展自主品牌,坚持自主创新。要有新的方法,在新方法指导下做全方位的创新,应该说中国搞制造有经验,但是搞创新并没有太多经验。十一五期间的汽车发展目标是,自主品牌汽车占到50%,结果还未达到30%,合资企业搞自主品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品牌。

  汽车市场专家李斌:合资企业搞自主品牌不现实,原因除利益分配的问题之外,还包含着一个市场规律:一个品牌的诞生都蕴含着巨大的投资在里面,新生的、弱小品牌很难盈利。也正因此,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并没有生产出“新联合”牌汽车,用的仍然是通用和丰田的固有品牌。在中国也是一样,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高卫民就举过这样的例子:“SPARK是泛亚参与完全自主开发的产品之一,当初关于用SPARK品牌还是用五菱品牌就发生过争议。但调查结果显示,如果用五菱,其品牌价值会比雪佛兰低17%。本来微车利润就不高,再差17%,从盈利角度来说是很不经济的。”

  营销专家张勇:创办自主品牌,是合资企业与本土车企争利的体现。合资车企们,一方面,受“自主品牌可进入政策采购”等相关政策的影响,面对公务车采购千亿大单,合资企业无法无动于衷。另一方面,从市场策略考虑,合资企业的外方并不情愿做低端小车拉低品牌高度。而推出自主品牌,可以令产品下沉,占领更低端的市场,并与占据这一市场的自主品牌分庭抗礼。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副主任宋健:不应该过分纠结于到底什么才算是自主品牌,关键要看能否实现品牌的优化和产品的优质创新,一句话关键看能否做出成果。奇瑞这样的自主品牌和东风日产的“启辰”、广汽本田的“理念”并没有区别。目前中国市场上都讲日系车、韩系车,同时也正在

  形成一个“华系车”的概念,它应该是包容的,期待华系车茁壮成长的一天。

  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合资企业只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才有可能做到价值链的上端,也才能把中国汽车制造水平往上提升一步。同时拥有洋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合资企业“两条腿走路,才会走得更稳些”。

  海马汽车销售部部长李伟胜:合资自主品牌的成长,对于国内自主品牌,尤其是对海马汽车的成长是利大于弊。第一,海马汽车其实是一个从合资走向自主的品牌,应该说我们走过了,到今年已经走过五六年的历程,深刻感受到自主品牌成长的责任,当然这个过程里面还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第二,随着各大合资自主品牌的推出,相信更有利于国内的消费者去重新审视自主品牌的产品,也有利于改变大家对自主品牌所谓一贯的低质低价的看法。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