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商加大优惠力度
车市遇冷,库存增加,让年初时还极度乐观,并将产销目标在去年的基础上上调30%至40%,甚至提高70%以上的汽车厂家负责人开始变得谨慎起来。在4月的北京车展上,大部分汽车厂家负责人及业内专家对今年车市增幅的预测仅在10%至15%。
据国家统计局、新华信咨询公司最新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一季度汽车行业企业家对汽车行业信心指数环比下降了11.4,汽车经销商则更为悲观,经销商经理人指数大幅下降了19.5。
多家汽车经销商表示,目前库存上升势头偏快,经销店已经开始加大对各大车型的促销力度。变化最明显的则是深受“召回门”事件影响的丰田车系,从3月初开始,新皇冠和凯美瑞先后调整终端价格;而去年还要加价的RAV4和汉兰达现在也加入了促销的行列。
等着看丰田笑话的其他企业现在估计也笑不出来了,因为随着丰田促销力度的加深,反而提升了丰田的市场占有率。其他车企感受到丰田促销带来的巨大价格压力,也被迫加入低价促销的行列,如东风日产天籁的优惠幅度已由4月的13000元提至16000元;途胜已由原来的15000元左右提至18000元左右;新宝来则由上个月的2000元提至5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最近车市频现降价潮,但是个别热门车型的价格始终保持坚挺。如东风标致408,该车自从上市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一般情况下,消费者预订标致408要等1个月左右。
一边是部分热销车的价格坚挺,一边是很多车型不断提高优惠幅度。对此现象,一些4S店的销售人员表示,目前经销商的降价行为并非厂家统一下调售价,而属经销商个体行为。虽然有很多车企明令禁止经销商擅自降价,但个别4S店老总坦言,在车市不乐观时厂家也会默许经销商的降价。
五大原因“成就”大库存
车市库存不断加大的原因有很多,而亚运限行、交通压力、用车成本、通货膨胀以及房产泡沫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五大因素。首先,亚运限行规定对消费者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一些打算买车的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打消或推迟买车计划。把潜在客户给扼杀掉,是亚运限行最大的危险。
其二,交通压力是车市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在我们兴致勃勃地宣布进入“汽车时代”的同时,巨大的交通压力也让我们同时跨进了“塞车时代”。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给车主带来苦恼,也影响了人们购车的信心和热情。
其三,近年,用车成本不断上升是很多车主的切身感受。油价不断上升,停车、洗车费用愈来愈高,修车费用日益剧增使车主的养车成本不断飙升,部分有车族因此减少了用车,而一些想买车的人则变得迟疑起来,担心自己买得起车却用不起。
其四,通货膨胀是消费者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2009年,各国政府为了“救市”投入了大量的货币,中国也以4万亿投资刺激经济,尽管取得了很好的“救市”效果,避免了经济的衰退,但同时也带来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本身导致钢材、铜、铝、塑料等汽车制造材料价格上升,从而使得车辆制造成本增加;而通胀压力下,老百姓会压缩开支,除了必需品外,一般不会像平时那样大手大脚,对于像汽车这样需要大量支出的奢侈消费品,更会慎之又慎。
其五,当房产新政刚出台时,不少人认为对车市是一种利好,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一厢情愿。当调控对准楼市泡沫时,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楼市,国内乘用车市场出现转冷迹象就是在4月份。从销量上看,4月份,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增幅创下13个月来的新低,传递出强烈的下跌信号;从库存来看,4月份经销商库存量明显上涨;与此同时,乘用车价格也开始出现降价信号,有数据显示,4月份车价比3月份环比下降0.36%。
对于下半年中国车市向上还是向下,张勇分析师表示,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房产等资产价格的缩水程度;二是未来政府是否会再出台一些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