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吉利:收购沃尔沃钱不是事 李书福不胡来【4】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2011-12-13 09:52:13     编辑:贝尔  
导读: 缺政策、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缺管理一个汽车企业的经验和方法。管理者李书福在各种制约当中把吉利带入全球汽车业竞争之中。

  当时在华晨汽车主管研发的赵福全就是李书福眼中那个能改变情况的人。前者是一个能连续11次拒绝善意邀请的人,不过他遇到了有勇气第十二次开口的后者。2006年的一天,他们俩在香港机场偶遇,寒暄之后,李书福第十二次邀请赵加盟吉利。等了几个月,赵的身份变成了吉利集团副总裁兼吉利研究院院长。

  赵福全曾在戴姆勒-克莱斯勒海外公司工作过7年,任职技术中心研究总监。当时,吉利集团有4个生产基地,6款主要车型,各基地有自己的产品开发部门,各个基地间的图纸、技术标准都不统一,这就导致各基地之间无法通用零部件,也不能通用测试标准和试验标准。这导致吉利的车型品质良莠不齐。赵的当务之急就是为吉利建立起统一的技术体系。可是吉利只有300名研发人员,多是大专、高中毕业。最让赵福全感到惊讶的是,有的人竟然连PPT都不知道怎么做。

  花了一两年时间,赵福全从各个生产基地手中收回研发权,带领研发人员将所有在产车型、零部件的图纸转换成统一格式,补齐了所有产品的二维、三维图形,编制完成了24本《技术手册》。接下来,他们又编制了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和试验标准,作为整个吉利集团的企业标准。

  赵福全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随手抽出一本手册,包含了产品每一个零部件的材料要求、适用范围、技术要求、外观要求,以及所有的设计参数、检验标准、试验标准。“人可以跳槽,车型可以老化,但这些东西是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宝,”赵福全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我们买外国的汽车企业,实质上买的就是这些东西。”

  人们经常会说,收购来一家公司,就等于是给自己买来了麻烦。汽车行业尤其如此。福特花了10年时间和300亿美元研发资金也没能挽救沃尔沃就是最好的例子。

  李书福从2002年开始就考虑通过收购国外品牌来让吉利脱胎换骨。沃尔沃、萨博、捷豹、路虎、马自达,这些全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这听上去太不自量力了,不过李书福相信机会肯定会来的。

  但是在找到一个合适的品牌前,他已经忍不住从吉利内部创造新的品牌了。李书福说了句以后不再造4万元以下的车就动手开干了。从2008年开始,吉利就开始规划帝豪、全球鹰和英伦三个全新品牌,并在2009年开始进行研发和新车型上市。李书福对新品牌寄与的希望从他愿意花360万元为全球鹰公开征集车标中可见一斑。

  三个品牌中帝豪表现还算不错,几年前10个月销售了9万多辆,售价从8万元到10万出头,但是就像其它自主品牌所遭遇的一样,吉利一时间也难以突破“10万元天花板”。

  这方面沃尔沃可以帮得上忙。尽管有保密条款约束,但沃尔沃仍然可以在被允许的范围内帮助吉利提高研发水平和技术含量。沃尔沃英国设计总监Peter Horbury在年初的上海车展上还在推销沃尔沃的新款汽车,现在已经是吉利集团的设计副总裁了,负责汽车的创意设计和人才培养。Horbury从1991年开始在沃尔沃任设计总监,其间还跳槽去过福特,参与了路虎、捷豹和阿斯顿马丁的设计工作,两年后他重返沃尔沃。他最着名的作品要属新一代沃尔沃SUV XC90和“天地”概念车。

  李书福希望Horbury能领导吉利品牌的设计开发走向未来,称赞他在业内的丰富经验对吉利产品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尽管Horbury暂时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瑞典工作,但李书福抓住一切机会向这位老外灌输中国人的品味。他给Horbury听二胡和古筝音乐,告诉他中国人喜欢月亮、太阳和日出日落。

  “对于艺术设计来说,这些都很重要。”李书福解释。“他设计的‘天地’概念车还不错,体现了我的思想,我的思想未必正确,还需要不断改进,既要让中国人接受,也要让全世界接受。”

  相对于说服沃尔沃CEO斯蒂芬雅各布和董事会,改变Horbury简直就是小菜一碟。管理一家跨国公司就像用筷子夹豆腐,李书福需要掌握好力度。这意味着他可以改变一些,但雅各布也一定要改变。

  这两个人看起来差别实在太大。一个是保守的德国人,戴着一副造型优美的黑框眼镜,在科隆大学获得商学位,之前曾长期效力于大众汽车。后者出身农民家庭,不修边幅,非常健谈。

关键字:吉利 沃尔沃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