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吉利:收购沃尔沃钱不是事 李书福不胡来【2】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2011-12-13 09:52:13     编辑:贝尔  
导读: 缺政策、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缺管理一个汽车企业的经验和方法。管理者李书福在各种制约当中把吉利带入全球汽车业竞争之中。

  作为一家创立不久的民营企业,吉利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李书福盯上了温州、宁波和台州一带的民间资金。他不是简单地让这些私营企业老板出资,而是设法将他们和吉利的发展捆绑在一块。李书福把豪情汽车厂内的厂房出租给这些老板,由他们单独投资或与吉利合资兴办生产轿车所需的主要零配件工厂如车身分厂、发动机分厂、变速箱分厂等,然后联合起来组装生产汽车,汽车销售出去后再分成。

  这种做法跟服装业的快时尚品牌ZARA有点像,ZARA的母公司Inditex在早期也是让一些私人投资者出钱建立工厂,度过了瓶颈期。吉利的模式被称为“老板工程”。吉利通过这种变相的民间集资,省下了自己投资建厂的钱,缓解了资金周转,获得了稳定的产品配套。这些分厂都在一个厂区里生产,对外只有豪情汽车公司一块牌子,好处是各分厂间相互不会发生购销行为,没有销售税金,降低了产品成本。

  靠着外力帮助,吉利终于生产出了第一批豪情轿车。吉利从全国各地请来经销商订货,却一辆也没卖出去。这批车的质量太糟糕:内部装饰粗糙;车体是靠工人手工敲出来的,接缝处很容易开裂;外壳的油漆是工人分几次刷上去的,色彩深浅不匀。

  就像所有草创期民营企业一样,吉利当时给人的感觉是说不定哪天这家公司就倒闭了。

  吉利集团前副总裁王自亮回忆,吉利仅有的一条生产线非常简陋,设备都是二手的,或由工人动手自制。而且当时的吉利造汽车的工人基本上就是它摩托车厂的员工,缺乏有汽车背景的专业人才。李书福开始造车时,翻查了摩托车厂所有员工的档案,发现有3个人在湖南汽车制造厂干过。李书福说,如果有第四个汽车工程师的话,那就是他自己了。

  现在的李书福给自己定位为幕后主脑。他相当于是篮球场上的教练,当他手下的经理人们能够搞定的时候,他就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可以抽出时间思考些更抽象的问题。

  曾陪着他出席一系列采访的一位沃尔沃公关职员说,李书福现在最喜欢谈论的话题是国学。

  全球企业文化和新财富观,似乎给他打开了新的思维方式。他减少了接受采访的频率,但只要出来说话,就一定会谈到这些。

  当最高领导者可以开小差时,对其公司来说可能并不是坏事。李书福说:“对西方那套东西我的经验了解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我自作聪明去干扰决策,沃尔沃就会面临更大挑战。我认为不懂装懂就没有权威感了。”

  放手让经理人做事,这做起来可不像说出来那么轻松。收购沃尔沃谈判时,李书福一听举办环球帆船赛每年要花几十个亿,造一艘船要2亿,而中国人对此又几乎一无所知,因此不太赞同。董事会通过5年投入115亿美元研发费用决议时,李书福还是嫌钱花得太多。

  这就像省吃俭用惯了,找个女朋友能花钱,有点不习惯。李书福说:“就是这样!”

关键字:吉利 沃尔沃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