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长安重组哈飞昌河?“拉郎配”拉得有理

文章来源:     2009-11-09 09:42:18     编辑:酷车369  
导读:

与此前国内其他兼并重组相似,周二即将在人民大会堂敲定的“长安与哈飞、昌河重组”同样被诟病为“拉郎配”,但是,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这个“拉郎配”拉得有理,值得肯定。

“长安重组哈飞昌河”近日之所以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与长安、哈飞、昌河的身份有关,长安隶属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哈飞和昌河隶属中航工业集团,三家企业均属于二级央企,他们三家企业之间的整合,涉及资产百亿以上,横跨重庆、江西、黑龙江等数省市,这种重组并不多见,因此其重组模式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如果模式成功,对其他领域的国企重组有可贵的借鉴意义。

今年国内汽车销量有望突破12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但数字不能掩盖问题,内资汽车企业“小、乱、弱”的状况依然没有根本改观,内资企业核心技术仍然缺失。再有,在今年各企业趁热打铁,大扩产能的情况下,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大大扩大。在此背景下,工信部推动了长安重组哈飞昌河。这三家的整合真正符合产业整合和国企重组的初衷——减少重复投资,降低风险,做强做大,保值增值。

 

在长安、哈飞、昌河内部,微型车都是优势产品,发动机也基本都是1L至1.3L这个档次,整合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从协同效应的角度看,此次重组甚至比“天一重组”(一汽重组天津汽车)或“上南合作”(上汽重组南汽)的意义都要大。长安、哈飞、昌河三家企业业务板块相似,可在研发、采购、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资源共享,联合作战,发挥协同效应。

事实上,外界也不必担心长安重组哈飞昌河会消灭市场竞争,微车领域还有“老大”上汽通用五菱和东风小康等大企业,加上不计其数的小企业,因此不存在垄断的危险。

综上所述,尽管长安重组哈飞昌河的效果还需要未来观察,但其意义深远,模式可供后来者借鉴,如不鼓励反而助长真正“拉郎配”的风气,对中国汽车竞争力提高不利。

关键字: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