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产销量27个月首次负增长 现“硬着陆”风险

文章来源:     2011-05-13 09:14:34     编辑:安宁  
导读: 过去27个月里,中国汽车销量的增长一直高于预期。但是,在进入“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由于刺激政策的相继退出,以及部分城市治理交通拥堵政策酝酿出台,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旨在改变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升级,提高国内消费的比重,但是汽车销量的下降,显示出的却是国内消费的信心正在由晴转阴。与此同时,由于国内汽车工业并未完成产业升级,行业生产资质良莠不齐,缺少对落后产能的淘汰机制,一旦市场容量增长进一步放缓,经过十年高速发展的汽车工业不能回落至适度增长区间内,中国汽车产业将面临“硬着陆”的风险。

     过去27个月里,中国汽车销量的增长一直高于预期。但是,在进入“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由于刺激政策的相继退出,以及部分城市治理交通拥堵政策酝酿出台,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旨在改变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升级,提高国内消费的比重,但是汽车销量的下降,显示出的却是国内消费的信心正在由晴转阴。与此同时,由于国内汽车工业并未完成产业升级,行业生产资质良莠不齐,缺少对落后产能的淘汰机制,一旦市场容量增长进一步放缓,经过十年高速发展的汽车工业不能回落至适度增长区间内,中国汽车产业将面临“硬着陆”的风险。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国汽车产销整体表现低迷:环比降幅超过15%,同比年内首次下降。汽车产销出现自2009年2月以来27个月的首次负增长。1~4月,汽车累计产销643.11万辆和653.39万辆,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回落2.39个百分点和2.13个百分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今年中国汽车市场极有可能达不到10%~15%的增长速度,甚至会低于GDP增长。

  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在“十二五”规划产能或超4000万辆的背景下,如果汽车市场的增速持续低迷,中国汽车或在未来两年遭遇 “硬着陆”风险,平稳和理性的增长对未来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自主品牌受累政策

  数据显示,今年4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50.23万辆,环比下降19.28%,同比下降0.19%。1~4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228.44万辆,同比增长2.0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82%,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2.47个百分点。

  对于自主品牌整体下滑的原因,董扬表示,一方面是政府对汽车行业的鼓励政策取消后,产品结构调整效应消失,自主品牌受影响很大,因为自主品牌多以1.6升及以下排量的产品为主;另一方面,自主品牌的增长有周期性规律,整体市场增长快时,自主品牌表现就好,整体市场下降时,自主品牌则首当其冲。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朱一平介绍,影响汽车工业增长的原因有五点:购置税优惠等政策的退出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燃油价格的不断攀升、部分城市治堵限购政策实施、油耗准入政策的实施、日本地震,其中日本地震的影响在4月尤其明显。

  日系下滑 德系稳健

  受车市整体销量下滑的影响,美系与日系车境遇急转直下。

  通用汽车在华市场销售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通用汽车公司日前表示,2011年4月份在中国市场共计售出了20.34万辆汽车,同比下降4.6%。1~4月销量仅增长了6.3%,累计销量为88.90万辆。

  微车行业增速明显下滑拖累了通用在华的整体表现。4月,上汽通用五菱微客销量10.11万辆,同比下降11.38%。

  无独有偶,福特在华销量同样表现平平。数据显示,4月份福特在华销量比上年同期仅微增3%,为4.43万辆,月度销量增速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

  同期,受日本地震影响,日本在华合资企业产销量大幅受挫。统计数据显示,日系乘用车品牌4月共销售19.13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6.75%,与上月相比下降了3.25%,同比下降了3.07%。

  日系汽车市场份额的下滑,令德系车企坐收“渔翁之利”。上海大众4月整车销售达到9.02万辆,同比增长15.3%,虽然仅为去年全年增速的一半,但仍较为稳健。

  与生产中高级轿车为主的合资企业不同的是,豪华车销售成为4月车市的亮点。在中国车市4月行业增速不足3%的情况下,宝马、奔驰、奥迪三大豪华车品牌在华销量增长分别达到67.2%、46.9%和21.2%。

  投资过热风险显现

  面对今年的不利局面,此前乘联会曾呼吁,各大厂家的投资规划应该收缩,防止产能严重过剩。根据国内厂家的“十二五”规划汇总,中国在2015年将形成年产4000多万辆的产能,如果按照每年10%的增长速度,2015年汽车市场的规模是2908万辆,2015年底产能利用率仅为73%。通常,产能利用率低于75%就是严重过剩。而且,车市能否保持10%的增长还是一个未知数。

  在5月10日召开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月度信息发布会上,董扬表示,汽车业内对于产能问题的担忧,实际上是对投资过热的担心。他认为,当前是主流车企产能不足,而非产能过剩。“大型汽车集团的产能规划相对理性,投资也并未表现出过热倾向,反而是部分地方政府有投资过热的冲动。”

  毫无疑问,中国汽车市场未来的增长潜力是规避“硬着陆”风险的最好方式,但是汽车消费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遭遇到了挑战,消费低迷和产能投资过热极易导致中国汽车“硬着陆”的风险。

  董扬表示,目前来看,各大汽车公司新规划的产能即将在2012年集中释放,届时如果没有利好消费政策,仅依靠消费升级和潜在市场的开拓,能否消化新增的上千万辆产能,仍然是个未知数。

  /日系车/

  产能制约销量 日系车市场份额降至16.75%

  每经记者 梅东哲 发自北京

  中国汽车市场4月份销售持续低迷,与此同时,日本地震对日系汽车带来的影响也愈发明显。4月,日系乘用车在华销量19.13万辆,市场份额由上月的20%下降到16.75%,环比下降3.2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07个百分点。

  日系汽车企业零部件库存的维持周期普遍为两个月左右,自3月份日本地震以来,日方工厂停工、减产,经过两个月的生产消耗,日系车企在华合资工厂的进口零部件供应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其中国工厂也部分陷入减产状态。受产能限制、车市低迷等影响,丰田、本田等日系汽车企业在华销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丰田本田销量大幅下滑

  目前,日系汽车经销商中受日本地震影响最大的是丰田与本田。

  丰田4月份在华销量4.87万辆,同比减少23%,根据中汽协数据,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都没能进入4月份乘用车企业销量前十名。

  1~4月,丰田在华总销量仅为去年同期的106%,此前由于进口零部件供应无法满足国内的生产需求,丰田开始有计划地减产,在华两个合资公司的减产幅度在30%~50%左右。

  丰田中国公关部长刘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丰田在华合资工厂将在6月上旬起恢复正常生产,虽然对未来的影响还无法估计,但一个月的销量下滑对长期市场份额不会有很大影响,丰田方面将尽力挽回损失。目前还没有对全年销售计划进行变更。

  本田4月在华销量4.33万台,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2%。本田中国公关部部长朱林杰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本田目前没有明确的减产计划,将根据进口零部件供应情况随时调整生产计划。目前受到的影响还无法估计,预计到年底才能恢复正常生产,并不排除将进口零部件优先供应中国市场的可能性。

  朱林杰告诉记者,虽然从数据上看,销量有所下降,市场份额也可能受到影响,但长远来看能够挽回,本田将尽力排除目前受到的影响。

  东风日产销售层面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4月在华销售5.58万辆,同比下降1.8%。东风日产总经办企业传播科科长胡颖表示,日产在日本的工厂基本已经恢复正常运作,同时东风日产的主要日本进口零部件供应商距离地震灾区较远,因此产能并没有受到影响,4月在华销量也没有明显下降。

 

关键字:自主品牌 乘用车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