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正文内容

“三包”迫近 车企忙算成本账【2】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     2012-03-23 09:22:28     编辑:索菲亚  
导读: 以北汽宣布自主品牌E系列成为“国内三包第一车”为开篇,中国的汽车“三包”在2012年正式进入倒计时。

  车企成本账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热度不断升高渐行渐近的《汽车三包规定》,国内车企已然严阵以待。

  “经过舆论,实际上车企基本上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某业内内部人士表示。而除了心理准备,成本账是车企最先开始考虑的方面。

  作为国内销量最大的豪车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相关人士日前在接受国内某媒体采访时透露,奥迪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针对“三包”的成本测算,目前的结果是“三包”政策一旦落实,售后成本至少增加50%。另有奥迪4S店的索赔员表示,即使每台车维修成本增加5000元,乘以奥迪中国31.3万辆的年销量,仅在售后维修方面将增加15.65亿元。

  一直关注并跟进“汽车三包”的苏晖对这种算法显然很“愤怒”,“如果三包后,需要多花这么多钱,连奥迪都支撑不了,那中国其他车企还能活吗?”在苏晖看来,这种算法是典型的对“三包”的误读,“‘三包’的目的不是让所有消费者都去索赔,而是督促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同时保障消费者应有的权益。”

  与2011年全球营业利润率达到12.1%的奥迪的“斤斤计较”不同,率先声明实施“三包”的北汽自主品牌却表示三包不会带来过多的成本增加。

  “我们推出这项政策肯定经过了大量的评估。”北汽股份副总裁董海洋称,决定费用高低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对车辆品质的评估。

  董海洋坦言,三包政策在业内研讨已经超过10年时间了,影响其出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担心“三包”会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我们认为这样做,不会有太大的费用,不会成为一个财务负担,所以才敢推出。”

  北汽日前宣布,对自主品牌的首款车型E系列将率先在国内实施三包服务政策,对整车实行2年或者5万公里的三包有效期,三包的范围包括整车、20项影响到整车性能的严重安全性能故障和40项动力总成主要零部件安全问题。在保修期上,也按照《汽车三包规定》二稿中的“3年6万公里”执行。

  与奥迪的明修栈道不同,另一类“暗度陈仓”的成本账也让业界无语。

  江铃汽车在日前公布了2011年年报,为其带来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一个原因竟然是“将产品三包计提标准进行了调整,三包费用明显下降”。

  对此,江铃汽车解释称,随着公司产品质量在不断改善,加上计提方法的变更,使得实际支付的单台三包费用逐年下降。

  不过,更多的车企已经开始在售后上做准备迎接“三包”,一汽-大众方面表示,已经对产品零配件供应体系、生产体系和质保体系等相关部门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特别是零部件的供应周期将缩短,同时也开始对经销商渠道体系进行相关培训。广汽丰田也表示,已经开始对相关配套和培训工作的准备。

  对于“好斗”的合资豪车品牌来说,在售后领域的“暗战”更是早已启动。去年11月广州车展上,奔驰以庆祝奔驰125周年为由,推出凡在2011年11月21日起一年内购车的客户,均可享受3年不计公里数保修的政策。此前宝马、奔驰、奥迪三个豪车品牌,整车质保都是两年、不限公里数。为此,奥迪随后就推出了“优惠索赔服务”,对定期到奥迪4S店保养的客户提供维修优惠。

  业内分析指出,“三包”带来的成本增加主要集中在保修期延长、整车退换、配件储备以及维修超时补偿等方面。“目前,国内车企无论合资还是自主品牌,实施的整车保修期本身都已在2年5万公里左右。在此基础上,各车企都已经拥有成熟的维修和配件储备系统”,苏晖指出,只要保证品质过关,保修期从两年5万增至3年6万公里,并不会带来过多的售后成本压力。

  “美国的汽车售后保修期都是5年,也没有看到有哪家企业因为不堪售后成本压力而倒闭,关键在于车辆三包鉴定体系的完善和企业自身的质量控制。”苏晖表示。

关键字:三包 车企 三包有效期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