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车市步入平稳调整期 车企遭遇“结构大考”【2】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1-11-21 10:56:43     编辑:安宁  
导读:  经历了多年的“井喷式”增长后,今年汽车产销增速已经开始下滑,汽车市场进入平稳调整期。进入理性回调期的中国车市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下,面临进行结构性调整的良好契机。

  董扬还特意强调,汽车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不要只看兼并重组,“如果到企业去看一看,就会发现,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企业更注重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这对于调整结构是有益的。”

  结构调整的重点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结构呈“金字塔形”,上端是进口豪华车,中端是大规模的合资品牌,大量的自主品牌处于中低端。但是,从利润分配看,却呈现“倒金字塔形”,市场绝大部分利润都被进口车及合资品牌拿走,而国内众多的自主品牌始终处于利益链的最低端。

  这种结构对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非常不利。有汽车专家认为,中国汽车产业今后应逐渐向“梭形”结构调整,即中低端车占小部分,中端车占大头,高端车也占一小部分,两头小中间大。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从“市场换技术”的失败中,应该吸取教训,立足自主研发,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成为下一步汽车产业调整结构的重点。

  国家政策进行了必要的引导。在2009年实行小排量汽车减半征收购置税的优惠政策时,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成为刺激车市销量增长的主体。中汽协的数据显示,在小排量购置税优惠等利好政策的推动下,2009年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共销售719.55万辆,同比增长71.2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9.65%,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均达到历年最高。

  分析人士指出,始于2009年的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在调整国内汽车市场产品结构方面的效果明显,如加大小排量车型产品的比例,把现有大排量车型调低排量推向市场,大众等企业甚至拿出小排量高功率发动机的撒手锏来抢占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发展鼓励政策的集中出台,说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从舆论层面到了实际操作层面,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已将节能减排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

  从目前来看,国家“十二五”规划对于汽车产业在数量上没有过高的要求,需要的是汽车产业结构的转变。此前政府收紧了对外资企业在国内新建工厂的政策限制,规定必须同时投入新能源车型和自主品牌产品,意在提高自主品牌制造能力。

  提升自主品牌车企制造实力的效果已逐渐显现。近两年,吉利、奇瑞等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去”,并购国外知名品牌,充实自己的结构,自主品牌产品在“梭形”结构的中间部分的市场占有率在慢慢提升。

  但对于更多国内汽车企业,在调结构这场“大考”中,仍需要做更多功课。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表示,国内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这对所有的企业都是考验”。

    张小虞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是必然的,经不起市场检验的产品和企业,该淘汰的就让它淘汰,该倒闭的就让它倒闭,这是一个阵痛期。”

  此外,张小虞表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是开放的市场环境,自主品牌不能依靠政策,要靠国内外的市场来发展,才有生命力,在政策的保护下生存的企业和产业是没有希望的。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