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能否支撑新能源汽车梦想
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市场能否支撑新能源汽车梦想

文章来源:     2010-05-04 09:25:46     编辑:酷车369  
导读: 时至2010年,危机的阴云尚未消退,但复苏的曙光已经隐现。同时,人类社会对于节能、环保的追求,也使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的时代命题。作为负责任的媒体,网易汽车联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J.D.POWER亚太公司共同举办的2010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于4月21日日隆重召开。围绕“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路径抉择”,来自政界、学界和企业界的近40位嘉宾与150位听众进行了一场脑力激荡。

        时至2010年,危机的阴云尚未消退,但复苏的曙光已经隐现。同时,人类社会对于节能、环保的追求,也使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的时代命题。作为负责任的媒体,网易汽车联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J.D.POWER亚太公司共同举办的2010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于4月21日日隆重召开。围绕“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路径抉择”,来自政界、学界和企业界的近40位嘉宾与150位听众进行了一场脑力激荡。

        一汽副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主任、国际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会轮值主席李骏;J.D.Power&Associates环球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John Humphrey;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平;奇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方运舟;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均;上海通用品牌规划总监冯旦;广汽丰田销售本部、规划营销部部长吴保军;雷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代表林桦等参加了以“问市”为主题的第一轮圆桌会议。

        中国庞大的市场是汽车业发展的坚强后盾,能否支撑起新能源汽车这个美好的梦想?在讨论中,各位专家的精彩言论对此疑问给出了解析。

以下为现场发言全文:

 

        主持人:请各位嘉宾就坐,我们接下来论坛下半部分的内容将继续进行。

        欢迎各位嘉宾继续回到我们的论坛现场,接下来我们进入到圆桌论坛的环节,今天我们的主题是“问道新能源”,大家坐在一起聊一聊坐而论道,谈一谈关于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路线和动向。今天第一轮圆桌讨论的话题是“问市”:中国汽车市场能否支撑新能源汽车梦想。

圆桌讨论第一轮
圆桌讨论现场图

配套政策法规亟待完善

        非常荣幸今天请到了七位汽车业界的精英,我们一起讨论一下汽车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动向。今天我们主要的话题是讨论一下中国的汽车市场能否支撑新能源汽车梦想。首先第一个问题,因为我是开一汽大众的车,首先第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李骏先生。您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当中企业才是应该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体?您认为政府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李先生。

        李骏:很荣幸参加网易今天下午的论坛。今天下午的论坛题目起的非常好!就是未来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道路怎么走,这个路有多长,走哪些路,方式什么样。我现在首先不代表企业,先代表我个人谈点想法。

 

        主持人:代表个人消费者的角度是吗?

        李骏:我觉得这个话题在全球包括在中国特别热,尤其是在中国,四方面的人在关心,比如政府也在关心,政府想法是跨越,想借此机会实现中国汽车技术,汽车业发展的跨越。我前段时间参加了国务院的一个会议,主题也是怎么跨越。还有就是汽车业的技术精英们都有好的技术方案,我看也是争论不休,比如说上个礼拜天我参加了863专家组的会议,也是制定十二五新能源汽车计划,也是有各种想法、有各种技术方案。第三个关心的就是企业,TOP10刚开完会,就是中国汽车前十刚开完会也有一个宣言。

        我今天来的时候看到一个通知29号还要开一个会。我看企业们也都动起来了。那么消费者,比如说像今天网易也很关心。那么大家都关心电动汽车,但是这个路线怎么走?能不能聚焦?我觉得也是我们今天这个会议讨论的。因为时间关系我不能说的很多,但是我觉得大家应该找到一个支点来撬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个支点很清楚就是二氧化碳。一个国家汽车业要发展要好两个驱动力,一个是国家政府政策,另一个就是法规。非常可惜的是我们国家现在只有一个汽车油耗法规,现在是第二阶段,到2012年要实行第三阶段,但是这个油耗法规我看这个标准,这个一号法规很可惜,没有基准车质量,这个就统计不出来我们国家现在汽车油耗法规每公里二氧化碳是多说克,大家知道欧盟2010年是210克,按现在大家开的车算是1300公斤,当时水平是178克。

圆桌讨论第一轮
圆桌讨论现场

        主持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骏:没错。如果按照政府承诺的话要往下走两个20%,第一个要多2015年走到148克,到2020年走到120克。假如政府真是要这么走的话,那么120克是什么呢?就是传统这个技术达不到的。如果有这样的法规出台,或者这个法规也像欧盟一样带有惩罚性,比如第一个一克你超标的话你要交5个欧元,甚至到第四个每克要交95欧元。如果有这么一个杠杆就可以把企业、政府、技术、老百姓联在一起,大家都了为了把温室气体节下来。二氧化碳是有利于老百姓的,因为它可以节能。剩下的话就是选择什么技术了。如果说真的就是纯电动那就要问行不行。按现代电池每瓦时如果做混合动力的话是8块钱,如果做纯电动就是4块钱,电池就相当于油箱,以前油箱是不花钱的,先很贵啊,要1450公斤的B级车,续航里程150公里要装13万的电池,这个你装得装不起。

        主持人:您觉得现在推广新能源汽车前方路还是很艰巨的。

        李骏:现在大家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怎么选择这条路。现在回答你的问题,作为一个企业,作为我们一汽,我们一汽搞新能源已经很长时间了,到目前为止我们有一个非常庞大的计划,首先打造了一个技术平台,把从混合动力到纯电动到燃料电池整个技术作为一个平台来处理。

        从产品战略我们是从两端向中间走。什么意思呢?因为大家现在都开车,其实把车的其他配置抛掉,把车变成裸体的话它就是一个重量。可以这样说一个九百公斤的车就是A0级的车,还有A级车、B级车、C级车。我们现在的战略就是从小车做电池,续航里程还是可能的,所以就是1100公斤以下的车可以从纯电动走。以上的就要从混合动力走。现在我想纠正一些不太正确的一些说法,比如说在145我公斤的车身要全混合的,其实相当于B级车,百公里油耗是11升,如果降低的话,其实相当于二氧化碳为零。

        主持人:广汽混动版的凯美瑞也已经上市了,那么也请大家给吴保军先生出出主意,我们请John Humphrey先生给出出主意好不好。

        John Humphrey:当谈到凯美瑞的时候,我认为有两大考虑,第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关于供应方面的需求。新能源汽车当然我们必须要非常严肃地考虑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有一些不同的考虑,比如说我们是否能够减少燃料,是否环保。事实上我们还有其他很多的方面要考虑,因此比如说凯美瑞的推广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现在凯美瑞从整个行业角度来讲,有些主要行业的特点和一些行业的子特点都是我们推广的重点,比如说价格,还有价格空间的问题,现在比如说中国的政策是否非常强有力支持汽车行业的新发展,这也是非常重要。

        从营销角度来讲必须要让消费者信服,也就是使用凯美瑞的汽车他们从价格的角度来讲,从减少油耗的角度来讲虽然它的价格贵,但是仍然可以带来非常大的利润。从我们的角度上来讲我们从研发角度来讲可以看到现在在这个中国消费者他们所关注的是价格问题,也就是价格与ICE比较它是否现在能够升高了10%的价格,所以我们从政府监管角度来讲,政府也对新能源车进行补贴,因此从这些角度来讲我们也要为消费者来考虑。

        主持人:关于混合动力版的凯美瑞或者是广汽丰田在新能源方向发展方面有怎样的设想?

        吴保军: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方向,我是这样想的,新能源汽车在我们作为汽车的企业在生产汽车这个产品每几年都会有一个换代,每五年都有大的换代,每两年都有小的改款,改款我们在发动机都有发动机功率的增加,也就是汽车的改进。消费者希望的就是发动机效率有提高、排放有降低、用油可以减少。

        其实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源的技术,作为汽车动力源的新技术我现在想讲的一个核心就是我们现在成熟的凯美瑞的混合动力技术,第一个最重要的是动力的增加,也就是说从原来单一发动机输出功率大概在110千瓦,通过混合动力技术会达到140千瓦,就相当于3.0到3.5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我们导入和推广混合动力技术的核心首先它给消费者会带来使用新技术汽车的一个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功率、效率提高。

        主持人:跑得要足够快。

        吴保军:是的。我们作为企业来说我觉得这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新技术,我们推广新技术的方向还有企业的责任,社会责任。我们推广这个车的时候也加入了,首先使用混合动力车相当于一年,相当于80颗树吸收的碳排放,我们公司也开发了一个活动,每买一辆车我们会以他的名字种一颗树。

        主持人:对,我们知道普锐斯也是非常成功的混合动力的车型,我们在想一款好的混合动力车型可能对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产生一个巨大推动作用,我们刚刚知道比亚迪也向用户推出了F3DM双模电动车,十六万九千八,比传统车型贵了差不多10万块,这个问题要请教一下王建均王总,您打算怎么说服我来多掏这十万块买这个车?

        王建均:我们非常在意用户的感受。为什么比亚迪一直坚持的是电动车研究方向的路径呢,就是我们认为电动车是最接近于消费者,也最便于实现商业化的技术模式。我们推出的F3DM这款车我们希望带给消费者相应的方便。事必须要有一个企业来做,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是我们觉得只有做了才能证明它的对与错,必须要做出来。而且这款车推出来之后,我们只设定了一千辆的目标,我们认为目前的市场状况下,这一千辆目标就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因为这是市场真实的需求和目标。包括我们E6我们也会同样去做,我们会在深圳出租车市场投放和使用,我们比亚迪来做,用我们的做来带动整个新能源的深入化的推广,用所有厂家和各位专家的话来说,就是不管是任何一个模式或者技术路径只要使我们的天变的更蓝、绿地更多,相信每个企业都认认真真去做。

关键字:中国 新能源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