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正文内容

质检总局将听证三包 中汽协建议试点先行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10-19 10:05:58     编辑:贝尔  
导读: 中汽协是在听取国内汽车骨干企业和在华外资汽车企业的意见之后,做出上述表态的。它的建议是,希望汽车“三包”能够分步实施,首先在个别地区或城市先试点试行,待总结经验后,向全国范围推广。

  再过几天,国家质检总局将对汽车“三包”征求意见稿举行立法听证会,而业内对该问题的争论也已进入白热化状态。

  10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式向外界表态,不支持现阶段全面实施汽车“三包”。中汽协不支持的理由是:“当前我国正处在汽车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汽车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权威的第三方鉴定机构体系尚未建立,难以对汽车产品质量问题和性能故障做出科学、准确、公正的鉴定,实施‘三包’的相关配套体系不健全,环境条件尚不完全具备。”

  中汽协是在听取国内汽车骨干企业和在华外资汽车企业的意见之后,做出上述表态的。它的建议是,希望汽车“三包”能够分步实施,首先在个别地区或城市先试点试行,待总结经验后,向全国范围推广。

  中汽协在发表此观点之后的第二天便遭到媒体炮轰。新华社资深记者南辰撰文反驳,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曾经阻碍“三包”出台的“合法性”和“操作性”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汽车“三包”出台刻不容缓。

  在反对与支持两种意见的争论中,一个更为消极的态度在舆论中早已占据主流,即不相信“汽车三包能够出台”。

  谁在拦“三包”?

  “2004年底,国家质检总局曾就汽车‘三包’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最后一次讨论中,消费者协会、部分媒体和消费者等与会人士大致形成了现稿并进行会签,当时大家几乎认定‘三包’必将出台,但之后就没有了下文。”参与过多次“三包”讨论的汽车专家贾新光说。

  “2004年的草案之所以无疾而终,主要是因为车企反对,当年几个主要的车企老总曾联合找政府有关部门,反对草案出台。”当年参与讨论的另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说。

  据了解,车企阻碍“三包”草案出台的理由是,过高和过度的汽车“三包”要求,势必将大大增加汽车企业售后服务成本和产品投入的总成本,为了保证一定的利润率,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车企将会把多出的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最终增加消费者的负担。

  “汽车产品与其他消费品不一样,它涉及到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这些零部件来自不同的配套厂,且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情况也非常复杂,一旦退货就不可能再转卖,这对汽车生产厂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此外,汽车产品售出之后,所交购置税已上交财政部门,一旦退货,厂家是不可能退出这笔钱的。诸如退税、退保问题解决不好,贸然实施‘三包’,恐怕在实际中会遭遇诸多难题,间接增加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熊传林对记者说。

  此外,对经销商而言,退回的汽车属于二手车,经销商能不能出售是对其销售权限的挑战;对问题车辆进行质量鉴定的第三方,到底该由哪些部门负责,他们需要什么资质等诸如此类问题,也是“三包”迟迟未能出台的原因。这些原因早在7年前就曾在业内广泛讨论,至今没有找到解决方法,但是令人费解的是,今年国家质检总局毫无征兆

  地于9月21日正式发布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并明确表示本月下旬将对此稿举行立法听证会。

  “我也不知道国家质检总局为何有此举动,也许是与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投诉不断增加有关。”熊传林推测。据消协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汽车行业投诉量同比上升51.1%,在所有投诉商品和服务行业中同比上升幅度占据首位。

  而此次公布的征求意见稿,基本上是以2004年的征求意见稿为框架,虽进行了少量修改,但基本框架未变、主要条文未变,只是一些规定更为具体。

  据熊传林透露,在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上述方案之后便委托中汽协听取车企建议。“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几乎没有车企会主动提出出台‘三包’。”7年之后,矛盾依然存在,结果仍未可知。

关键字:汽车三包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