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正文内容

兼并重组晋升国家战略 汽车行业勾画淘金图

文章来源:     2010-09-08 14:41:09     编辑:凯特  
导读: 9月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6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意见》还指出,要向民营资本开放更多行业和领域,并放宽在股权比例等方面的限制。兼并重组再度提速,并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

      9月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6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意见》还指出,要向民营资本开放更多行业和领域,并放宽在股权比例等方面的限制。兼并重组再度提速,并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

  市场观察版将分两次,以上下篇的形式,对《意见》明确提出的6大重点兼并重组行业,进行系统梳理。今天本版刊登上篇,重点分析汽车、钢铁、水泥等3大早已列入兼并重组的核心产业,并挖掘其中相关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

  汽车行业 产能过剩加剧 重组山雨欲来

  9月6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明确提出的6大重点兼并重组行业,汽车行业位列名单之首,可见其兼并重组的紧迫和重要。据了解,在《意见》之后,落实行业兼并重组的具体意见细则——《促进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有望出台。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今年前7个月国产汽车销量(批发)已经超过千万辆。鉴于车市的变化,中汽协把原先预计今年汽车产销1500万辆的目标提高到1600万辆,比上年增长17%。正当各界在为我国汽车产销有望突破1600万辆的大好形势欣喜时,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风险也开始加剧。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对汽车行业主要汽车企业集团进行了第五次汽车产能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到2009年底,30家汽车企业集团形成的整车产能为1395万辆,2015年年底规划产能高达3124万辆。

  对于不断加剧的产能过剩风险,兼并重组将成为汽车行业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市场的热门话题。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有了更为详细的量化目标。规划提出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

  政策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在全国范围内兼并重组,并支持北汽、广汽、奇瑞和重汽区域性兼并重组,但就目前情况看,在前四大汽车集团中,一汽、东风、上汽近几年均物色过重组对象,但受困于种种限制,除上汽之外,一汽并购华晨、东风并购哈飞均尚未成行。

  一直以来,由于财政税赋等诸多问题存在,地方政府面对企业兼并重组一直持有抵制情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指出,从汽车行业来看,目前兼并重组的问题主要就在于中央和地方利益的协调。

  对此,《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消除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障碍,在不违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地区间可根据企业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签订企业兼并重组后的财税利益分成协议,妥善解决企业兼并重组后工业增加值等统计数据的归属问题,实现企业兼并重组成果共享。

  有关专家认为,清理限制跨地区兼并重组的规定、理顺地区间利益分配关系等措施,有望引发企业跨区域重组的高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人士指出,在“十二五”期间,区域性兼并重组将加速,届时国内主要汽车生产省份将利用财税优惠政策,鼓励汽车重点企业及有实力的其他企业去兼并重组汽车企业,利用现有存量资产和资源,进行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内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

  齐鲁证券建议,重点关注一汽系的重组整合,主要涉及上市公司为一汽轿车、一汽夏利与一汽富维。广发证券认为,东风与哈飞、长安与昌河、广汽与长丰、北汽与福汽或长丰、江淮与奇瑞等都具有整合的可能,建议关注可能会出现兼并重组的长丰汽车、金龙汽车。

  水泥行业 淘汰落后产能 兼并重组提速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我国水泥总产能约21.5亿吨,预计年底产能达23亿吨以上,总体上供给预期在18亿吨以上。由于2008、2009年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部分地区产能加速释放,供给压力加剧,落后产能淘汰已经势在必行。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水泥产业咨询研究部主任高智透露,在该院接受国务院委托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对于水泥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初步设计是,到2015年前10家企业水泥产能达到总产能的35%。按照2015年预计产量20.4亿吨计算,前10家企业水泥产量将达7亿吨。而2009年全国水泥总产量16.5亿吨,前10家企业水泥产量3.69亿吨,占比为22.6%。由此,水泥行业新一轮兼并重组的大幕即将开启。

  其实,作为推进中国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兼并重组近两三年来一直在进行,而且力度在不断加大。

  4月初,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抓住关键环节,突破重点难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通知》明确提出目标任务:2012年底前,淘汰窑径3.0米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窑径2.5米以下水泥干法中空窑(生产高铝水泥的除外)、水泥湿法窑生产线(主要用于处理污泥、电石渣等的除外)、直径3.0米以下的水泥磨机(生产特种水泥的除外)以及水泥土(蛋)窑、普通立窑等落后水泥产能。

  与此同时,《通知》除了强化政策约束机制,也明确指出,完善政策激励机制,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落后产能企业,淘汰落后产能。

  进入二季度以来,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风起云涌。7月7日,太行水泥与金隅股份公布换股吸收合并报告书草案,金隅股份完成对太行水泥的兼并重组;6月底,华润水泥间接收购惠州及宁波水泥业务,而在6月初华润水泥还收购山西福龙水泥;6月中旬,中国建材北方水泥战略重组鹤岗鸿泰水泥公司;5月底,中材股份旗下的祁连山收购宏达建材的60%股权进入河西走廊。

  日前,有关人士透露,新的《水泥产业发展政策》已经修订完毕,并通过十大部委会签,相关部门将择机公布。

  国金证券水泥行业中期报告认为,《水泥产业发展政策》是资本市场期待已久但迟迟未公布的一项“重要政策性事件”,未来水泥行业整合是大趋势,尤其在国家目前控制新建产能的背景下,存量产能的整合速度将加快,政策的出台将促使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大企业强者恒强。冀东水泥、海螺水泥、祁连山、青松建化、天山股份将在落后产能淘汰以及兼并重组过程中,直接受益。

  钢铁行业 跨地区兼并 提高行业集中度

  周二,A股市场小幅上涨,上证指数一度收复2700点整数关,并创出了近四个月以来的收市新高。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意见,无疑是刺激水泥、汽车、钢铁等相关行业走强的主要原因。

  受到河北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而掀起的拉闸限电措施让钢价应声飚涨。昨日,钢铁板块开盘2857.93点,午后受兼并重组的影响表现抢眼,最高达到2930.68点,收于2891.58点,上涨1.41%。马钢股份封住涨停,鞍钢股份、河北钢铁、包钢股份等涨逾2%,宝钢股份涨0.72%。

  中国钢铁产业规模很大,但企业集中度不高,这一直是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难题。中钢协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粗钢生产企业的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排名前五的钢企只占全国钢产量的不到30%。如此的格局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使中方在铁矿石谈判中无法获得议价权等重要因素。曾有业内专家表示,近年来在全球金融危机、进口铁矿石危机、钢铁产品出口不畅等的影响下,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到《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都发文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各地方政府继续推动本地区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

  与此同时,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也一直在加快。7月以来,天津4家钢铁企业联合组建天津渤海钢铁集团;首钢跨区域重组通钢;山西省也正在制定其省内企业兼并重组的相关政策。

  虽然兼并重组的步伐没有停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地方利益割据,已成钢企重组的障碍所在。此次国务院《意见》明确,要清理限制跨地区兼并重组的规定,尤其要坚决取消各地区自行出台的限制外地企业对本地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的规定。同时,在理顺地区间利益分配关系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尽管跨地区阻力依然很大,但分析人士认为,在淘汰落后、兼并重组的大趋势下,未来跨省、跨区域寻求资源互补方式的并购重组将明显增加。

  兼并重组一直是股市中经久不衰的投资主线,上市公司往往能通过资产重组华丽转身。在重组成功后,相关公司业绩往往会大幅增长。因此,在公司重组成功前后,其股票都会成为投资者追捧的对象。

  昨日,马钢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经审议批准重组安徽长江钢铁份有限并授权有关董事代表与对方协商开展有关工作将根据重组进度并按照有关规定进步披露信息。受此利好的影响,马钢股份昨日放量上扬尾市收于3.94元至涨停,迅速站在120日均线之上。

关键字:兼并 重组 战略 汽车行业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